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诗人毛泽东》合集

点击关注 ►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诗人毛泽东》01 宏程心路

《诗人毛泽东》02 青春意气

《诗人毛泽东》03 爱情之歌

《诗人毛泽东》04 谁主沉浮

《诗人毛泽东》05 用兵纪实

《诗人毛泽东》06 天落狂飙

《诗人毛泽东》07 战地黄花

《诗人毛泽东》08 悲壮跨越

《诗人毛泽东》09  青山作证

《诗人毛泽东》10 天骄情怀

《诗人毛泽东》11 边关流韵

《诗人毛泽东》12 人间正道

《诗人毛泽东》13 历史与海

《诗人毛泽东》14 击水新唱

《诗人毛泽东》15 吴越闲咏

《诗人毛泽东》16 故园寄思

《诗人毛泽东》17 游仙华章

《诗人毛泽东》18 新人气象

《诗人毛泽东》19 冰雪傲梅

《诗人毛泽东》20 精神长河


本片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拍摄的。它以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为线索,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的生平业绩,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又是伟大诗人的形象。其间既展示了毛泽东"指点江山"的青春抱负,也记录了他作为"马背诗人"的丰姿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片子以形象的文学语言揭示了诗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用精美的画面描绘出了毛泽东诗词的深远意境,以丰富的影像资料再现了毛泽东的风采。
本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让观众再次走近一个不为人们所熟悉的毛泽东。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作为伟大的革命领袖,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巨人,毛泽东令人仰视和崇敬。我们也知道,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激越豪放、荡气回肠,但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他诗词创作背后的故事却并不为观众了解。


《诗人毛泽东》第1集宏程心路 


1973年,刚刚大病一场的毛泽东,已经整整八十岁了。这年夏天,他用已经有些枯涩的情思,写了平生最后一首诗。

 

《诗人毛泽东》第2集青春意气 


1915年9月,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二年级的学生毛泽东,做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他根据"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笔画数,用"二十八画生"的名字,在长沙一些学校贴了个好几百字的《征友启事》。


《诗人毛泽东》第3集爱情之歌 


1918年,二十五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时,萌发了爱情。在北京的公园和名胜一同观赏冬春景色的日子里,毛泽东和杨开慧确立了恋爱关系。毛泽东和杨开慧,都是在五四思想解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又都富有个性和远大的追求。杨开慧后来回忆:她虽然爱毛泽东,"但绝不表示","我们彼此都有一个骄傲脾气,那时我惟恐他看见我的心。"

 

《诗人毛泽东》第4集谁主沉浮 


电影《毛泽东在1925》,说的是那年春夏,主人公在韶山发动农民运动的故事。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建立了国民党的区党部。他发动农民同地主民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使大革命的时代洪流奔涌在了偏远的乡村。

 

《诗人毛泽东》第5集用兵纪实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重新回到了井冈山。这次回井冈山,离他1927年引兵井冈,开创中国革命第一块根据地,整整三十八年了。在新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毛泽东表达了他重上井冈山的感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情中,沉淀着战争岁月的故事硝烟。

 

《诗人毛泽东》第6集天落狂飙 


1929年初离开井冈山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毛泽东的军旅之路,惊险危殆相继,始终是曲折连接着坎坷,希望伴随着失望。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对朱毛红军的命运也悲观了起来。1929年2月,中央给红四军发出指示,让他们把红军分成小股部队,散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同时还决定,朱德和毛泽东马上"脱离部队,速来中央"。

 

《诗人毛泽东》第7集战地黄花 


1929年6月间,红四军第三次打下福建西边的龙岩,接着在城里的公民小学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被选掉了。毛泽东大病一场,患的是当时很难治愈的疟疾。 

 

《诗人毛泽东》第8集悲壮跨越 


毛泽东喜欢游历祖国的河山。喜欢游历的毛泽东,获得了无限的诗情和灵感,并使革命家的人格和诗人的气质得以高度的融合。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毛泽东在山顶上极目四望,第一次看见了雪峰如海的世界,感受着一个神话传说的世界。这就是昆仑山。一个毛泽东到晚年都想骑马去看一看的大山。

 

《诗人毛泽东》第9集青山作证 


毛泽东喜欢游历祖国的河山。喜欢游历的毛泽东,获得了无限的诗情和灵感,并使革命家的人格和诗人的气质得以高度的融合。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毛泽东在山顶上极目四望,第一次看见了雪峰如海的世界,感受着一个神话传说的世界。这就是昆仑山。一个毛泽东到晚年都想骑马去看一看的大山。

 

《诗人毛泽东》第10集天骄情怀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局面,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这次渡河东征,虽没有达到原定的战略目的,却扩大了红军,在山西十几个县开展了工作,为稍后在河东一带建立根据地埋下了伏笔。对毛泽东来说,收获却不只这些。 

 

《诗人毛泽东》第11集边关流韵 


从1937年到1947年初,在延安居住的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在毛泽东留下的几百万字的文稿中,却只有一首诗作,一首追悼战死沙场的抗日将领戴安澜的五律。远在莫斯科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写信回来,说很想读到爸爸新写的诗。毛泽东回信说:"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来。" 

 

《诗人毛泽东》第12集人间正道 


在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曾对人说:我们到北平是赶考来的,考不上退回来就不好了。千万不要学李自成。历史的教训如在眼前,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双清别墅,他指挥了直捣黄龙的渡江战役。 

 

《诗人毛泽东》第13集历史与海 


诗人政治家的另一面,本来就是博览群书的读书人。在南来北往的考察途中,毛泽东总是携带着这个硕大而沉重的木头书箱。于是,在西子湖畔、东湖之滨,在广州小岛、长沙蓉园,流传着许许多多毛泽东凝神读书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大概是最多的了。


《诗人毛泽东》第14集击水新唱


 毛泽东爬过中华大地数不尽的山峰,也游过中华大地无数的江河。曾经有一个说法,说毛泽东敢于向任何江河挑战,就是不愿游黄河。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诗人毛泽东》第15集吴越闲咏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断地外出。在许多年份里,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住在远离京城的地方。离开北京,毛泽东最喜欢去的是南方。在南方,他又最喜欢被他称作第二故乡的杭州。在这里,他住过四十多次,加起来有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诗人毛泽东》第16集故园寄思 


毛泽东对故乡的怀念,充满了诗意。1955年6月,毛泽东到南方考察农村合作社情况,来到了长沙。在这里,毛泽东见到了他的故交旧友,其中就有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同学周世钊。 

 

《诗人毛泽东》第17集游仙华章 


独具个性的胸怀和想象,给毛泽东的思绪和诗情添上了翅膀,使他能够在平凡的世界中感觉到非凡的意味,使他习惯于从各种神话传说中汲取超迈的灵感,在上天入地的想象中,抒展自己高古飘逸、卓尔不群的思维,融铸文采绮丽、浪漫奇特的华章。 

 

《诗人毛泽东》第18集新人气象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毛泽东1957年在莫斯科对中国青年留学生们说的这句话,对整整一代的中国人来说,都拥有感同身受的共鸣,产生过巨大深远的鞭策。毛泽东从来不轻视小人物,毛泽东特别喜欢青年人。 

 

《诗人毛泽东》第19集冰雪傲梅 


毛泽东从不讳言自己的个性。他曾对人说,自己身上是虎气为主,也有猴气。何谓猴气?人们自然想到了中国人神话世界里,那个敢于反抗旧秩序的孙悟空。1961年10月,毛泽东在舞台上看到了他心目中的这个英雄。

 

《诗人毛泽东》第20集精神长河 


毛泽东一生都在梳理中国古代诗词这条精神长河,在那里披沙捡金。他仿佛是在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城朝雨的柳丝,唱一曲大江东去的浩歌,点一盏醉里看剑的灯火,沿着悠长的文化故道溯流而上。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